凡人义举,为何在南粤大地不断涌现?|羊晚政见
来源:金羊网 2025-09-20 12:45:09 阅读量:6819 阅读量:7818

9月16日上午,全省见义勇为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。会上,总结了近年来全省见义勇为工作的情况,对推动新时代全省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。
许多人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:在广东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就能看到普通人挺身而出、帮扶他人的暖闻——
广东镇干部钟威在熊熊烈火中,徒手掰开车门,为被困者抢出“生命通道”;卢军、夏雷、崔志愿在工地直面持刀歹徒,挺身而出合力制服凶徒;肇庆退役军人罗振华带着儿子,在鼎湖山突发山洪时英勇救人;村干部刘名芳在雨夜巡查时,发现山体滑坡征兆,救下57人;东莞市热心街坊李春久、冯国林等8人危急时刻冲进被大水淹没的隧道,接力救援被困司机……
这些平凡的英雄,为何在南粤大地不断涌现?
从个体义举望向身后,我们看到的是岭南文化中深厚的侠义传统在当代延续,是“会救、敢救、善救”社会应急能力的稳步提升,更是一套日趋完善、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在为善行托底。
岭南水土,自古滋养着一份侠义情怀。从历史深处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”的侠客文化,到商贸往来中沉淀的“重信守义、互助共赢”民间传统;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凛然正气,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舍生取义——敢担当、重仁义的文化基因,早已深植于这方土地。
“每个广东人小时候可能都有一个侠客梦。”钟威在会上分享道,“佛山无影脚,一切为民好。这种文化认同让广东人在他人危难之际,本能地选择挺身而出。”
许多见义勇为者事后坦言,当时“没多想,只是出于本能”。这份本能,正是岭南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,是内化于心的价值选择。
敢于担当的底色背后,离不开能力支撑。观察这些义举,见义勇为者往往有共同的特点:他们或是接受过应急培训的基层党员干部,或是经过部队训练的退役军人,或是掌握一定应急知识的普通群众。这清晰表明,“会救、敢救、善救”的社会应急能力正在不断提升。
正如钟威所说:“日常接受的应急培训,让我有知识、有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。”村干部刘名芳也提到,通过三防培训,自己学会了识别山体滑坡的前兆。这些能力的背后,是广东多年来扎实推进应急知识普及与基层培训的成果,为关键时刻的科学施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敢救”背后,更是广东日趋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托底。广东省通过修订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,在认定、激励、保障等环节建立起更完善的机制,从制度层面给予见义勇为者强有力的支持,让他们更加没有后顾之忧。广东还设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,并通过“广东好人”评选机制,使“好人文化”从民间自发上升为制度化的价值引导。“好人好报、德者有得”正在成为社会现实。
广东不断涌现的见义勇为事迹,看似偶然,实则是必然。当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文化中汲取勇气、在培训中获得能力、在制度中感受到支撑,“挺身而出”便会从少数人的“选择”,变成多数人的“本能”。当无数善良底色的凡人,微光成炬,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向善、涵养文明新风的磅礴力量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热门
- 海南首个“粮保宝”示范基地落地东方
近日,海南省首个“粮保宝”风险减量示范基地在东方市感城镇东方南繁水稻制种现代农业产业...
- 热带低压将移入南海并加强为第17号
原题:热带低压将移入南海并加强为第17号台风 未来几天南海中部和北部大部分海域有大...
- 捷强装备高溢价跨界并购
业绩明显承压下,捷强装备9月16日晚间披露了一则重磅并购消息,公司拟4690万元现金...
- “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”
“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”发布平均营收规模首破千亿元 9月18日,中国企业...
- 甘肃积极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
慈善是传递温暖的纽带,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尺。 我省始终把慈善事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、保...
- 霸王茶姬在美国再开新店,选址全美前
9月12日,霸王茶姬北美第二家门店开业,受到当地居民欢迎。开业期间,早晨8点半现场就...